科技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发展方案(2019-2025)》的通知
Circular of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Issuing the Development Plan for Building of National Field Stations for Scientif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2019-2025) (Only Title Translated)

科技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发展方案(2019-2025)》的通知
Circular of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Issuing the Development Plan for Building of National Field Stations for Scientif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2019-2025) (Only Title Translated)
  

科技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发展方案(2019-2025)》的通知

国科办基[2019]55号

2019年6月20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科技主管单位,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国科发基[2017]250号)和《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管理办法》(国科发基[2018]71号)的相关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科技部会同财政部研究制定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发展方案(2019-2025)》,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发展方案(2019-2025)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国家野外站”)是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之一,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野外站面向社会经济和科技战略,依据我国自然条件的地理分布规律布局,通过长期野外定位观测获取科学数据,开展野外科学试验研究,加强科技资源共享,为科技创新提供基础支撑和条件保障。为更好地推进新时期国家野外站的建设发展,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与条件保障能力建设专项规划》等文件要求,制定本建设发展方案。

  一、发展现状和建设需求
  1.现状与成效。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野外科学观测和试验研究工作。从1999年开始,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围绕生态系统、特殊环境与大气本底、地球物理和材料腐蚀等4个方面,遴选建设了106个国家野外站。经过系统建设,这些国家野外站在长期连续基础数据获取、自然现象和规律认知、推动相关领域方向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获取第一手定位观测数据,支撑了相关学科发展。国家野外站开展了长期观测,积累了大量、长期连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手观测数据。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站动态监测数据时间跨度接近20年,内容覆盖中国典型生态系统的水、土、气、生四大生态要素共282个指标。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站持续开展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建筑材料、涂镀层材料及高分子材料等5大类600余种材料的观测试验,获得了最长达35年的野外连续观测和试验数据。特殊环境和灾害类国家野外站针对特殊地理区域和自然灾害开展长期定位监测研究,获取了包括我国唯一的长期冰川物质平衡、冰川退缩方面的资料序列以及青藏高原地区多年冻土与环境变化等方面不可替代的监测数据。
  --取得一大批重要成果,为国家需求提供科技支撑。国家野外站面向国家重大科技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系列科学观测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原始创新科研成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和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位于黄淮海平原的国家野外站,研发了盐碱地中低产田改良技术,为渤海粮仓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森林、草地、湖泊、灾害等相关国家野外站,为国家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还湿、三北防护林工程、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青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材料环境腐蚀国家野外站为港珠澳大桥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特定环境下的材料腐蚀数据,为工程材料遴选提供了依据。
  --锻炼培养野外科技工作者,传承科学奉献精神。国家野外站大多地处雪域高原、沙漠戈壁、深山老林、高寒极地等远离城市、条件艰苦的野外。
  ......
请先同意《服务条款》和《隐私政策》